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七月节,立字解见春(立春)。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。”
立秋即是秋季的开始,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,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——燥。秋燥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,具体该怎么应对呢?
祖国传统医学认为:燥易伤肺。因而“肺燥”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。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,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“干燥症”。比如,肺脏受伤,多有咳嗽,秋之咳嗽,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,谓之“燥咳”。鼻乃肺之窍,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,前者几乎无人可免。喉、咽也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,秋燥所袭,往往会导致咽干、口燥、音哑等不适。肺又外合皮毛,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、皲裂,甚至毛发不荣,都和秋燥有关。此外,肺与大肠还有密切联系,中医曰:“互为表里”,而肺燥下移于大肠,肠燥则便秘……
所以,我们更应该注意秋季养生十不过:
1.衣不过暖。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,也不可以过于单薄,过暖容易感冒,过冷容易受寒。
2、食不过饱。吃饭吃七八分饱,粗细搭配,荤素相兼,饭前要喝汤,不吸烟,不喝酒。
3、住不过奢。要随遇而安,居室干淨舒适,不必搞得富丽堂皇,那样极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。
4、行不过富。身体健康允许,尽量以步代车。如出门必乘车,日久腿脚就会失去灵便。
5、劳不过累。劳动的强度是有限度的,超过负荷量会造成身体的伤害。要注意劳逸结合,工作8小时之外,要适当休息。
6、逸不过安。终日无所事事,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,而心灰意懒,即使退休在家,也要多参加活动,散步聊天,写字作画,下棋看戏,读书看报,勤于动脑,保持心情舒畅,以延年增寿。
7、喜不过欢。人逢喜事精神爽,但喜不能过头,过喜则伤心。古人范进中举后发疯,即为过喜所致。
8、怒不过暴。心里有烦恼,千万不要生怒气,怒会伤肝。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提高涵养,乐观处世。
9、名不过求。名利皆身外之物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名利是过眼烟云。
10、利不过贪。“酒色财气”我不取,“风花雪月”不沾边,无欲无求,无牵无挂,知足常乐,顺其自然,耄耋无恙。